钣金件加工是将金属板材通过冲压、切割、折弯、焊接等工艺加工成特定形状和尺寸的零件的过程,广泛应用于电子、汽车、航空航天等领域。为确保加工质量和效率,需注意以下关键事项:
一、设计阶段注意事项
合理设计结构
避免尖锐转角:尖锐转角易导致应力集中,加工时易开裂。建议采用圆角过渡(半径≥板材厚度),降低应力风险。
控制折弯半径:折弯半径过小会导致板材破裂,需根据材料厚度选择合适半径(如冷轧板通常为0.5-1倍板厚)。
预留加工余量:切割、冲孔等工序需预留余量,避免因材料变形或尺寸偏差导致零件报废。
明确材料要求
根据零件用途选择材料(如冷轧板、不锈钢、铝合金等),并注明表面处理要求(如镀锌、喷漆、氧化)。
避免不同材料混用,防止焊接或电镀时产生电化学腐蚀。
标注公差与形位公差
明确尺寸公差(如±0.1mm)和形位公差(如垂直度、平行度),确保零件装配精度。
二、加工前准备事项
材料检验
检查板材厚度、表面质量(无划痕、锈蚀、油污)和材料成分,确保符合设计要求。
对特殊材料(如高强度钢)需进行预处理(如退火),消除内应力。
工艺规划
制定合理加工顺序(如先切割后折弯,避免折弯后切割导致变形)。
选择合适模具和刀具(如冲孔模具间隙需匹配板材厚度),减少毛刺和变形。
设备调试
检查冲床、剪板机、折弯机等设备精度,调整参数(如冲压速度、折弯压力)至最佳状态。
对数控设备(如激光切割机)进行程序校验,防止撞刀或过切。
三、加工过程控制事项
切割工序
激光切割:控制功率和速度,避免过热导致板材变形;定期清理切割头,防止喷嘴堵塞。
剪板机切割:确保刀片锋利,调整间隙均匀,防止板材边缘毛刺或扭曲。
等离子切割:注意气体流量和切割速度,减少热影响区(HAZ)硬度变化。
折弯工序
根据板材厚度和折弯角度选择下模V槽宽度(通常为6-8倍板厚)。
控制折弯速度,避免快速折弯导致板材回弹或裂纹。
对复杂形状零件,采用分段折弯或多次成型,减少应力累积。
焊接工序
选择合适焊接方法(如点焊、弧焊、激光焊),控制焊接电流和时间,防止烧穿或未熔合。
焊接后进行去应力处理(如振动时效、退火),减少变形和开裂风险。
对不锈钢等材料,采用氩弧焊并充氩气保护,防止氧化。
表面处理
喷漆前需彻底清洁表面(去油、除锈、磷化),确保涂层附着力。
电镀时控制电流密度和时间,避免镀层起泡或脱落。
对需要导电的零件,表面处理后需检测导电性能。
四、质量检测与后处理事项
尺寸检测
使用卡尺、千分尺、三坐标测量仪等工具检测关键尺寸,确保符合公差要求。
对形位公差(如平面度、垂直度)进行专项检测,防止装配问题。
外观检查
检查零件表面有无划痕、毛刺、裂纹、变形等缺陷,必要时进行打磨或抛光。
对喷漆或电镀零件,检查涂层均匀性、光泽度和附着力。
功能测试
对装配类零件进行试装,验证配合间隙和运动灵活性。
对密封类零件进行气密性或水密性测试,确保无泄漏。
包装与存储
根据零件形状和材质选择合适包装(如泡沫、纸箱、木架),防止运输损伤。
对易腐蚀材料(如碳钢),涂防锈油或采用真空包装,延长存储寿命。
五、安全与环保注意事项
操作安全
穿戴防护装备(如安全鞋、护目镜、手套),防止切割碎片或飞溅物伤害。
定期检查设备安全装置(如急停按钮、防护罩),确保其有效性。
环保要求
对切割、焊接产生的废气进行净化处理(如安装除尘设备),减少粉尘排放。
分类回收废料(如金属屑、废油),遵守危险废物处理规范。